数据采集器是本监控平台的基本组成部分,开始监测任务时需要下载并正确设置数据采集器。
下载的采集器安装文件,可按照如下步骤安装到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列的设备上(可以是PC机)。
该设备必须与待监测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内,并保证该设备与外网通信正常。
安装步骤1: 双击下载的采集器安装文件,选择提示语言,点击"确定",如图:
安装步骤2: 选择安装路径,点击"下一步",如图:
安装步骤3: 在开始菜单栏中创建快捷方式(默认是MaasClient),单击"下一步",如图:
安装步骤4: 点击"安装",如图:
安装步骤5: 安装结束后访问下载证书页面,填写账号,密码,点击"导入证书"。如图:
安装步骤6: 选择相应的采集器,点击"确定",证书下载成功,安装完成。如图:
提示:采集器名称,可以在企业平台"我的监测-采集器管理"中查看,当该企业只有一台采集器时可不填,若存在多台采集器,
必须选择具体的采集器名称。
提示: 安装成功后,默认将自动运行采集器。
安装好采集器后,用户可以在Web平台的“我的监测-采集器管理”和采集器被安装的目录、开始菜单栏(若在安装时勾选了相关选项)对其进行管理。
采集器被正确安装后,默认自动开始监测,否则可以打开开始菜单栏,找到MaasClient文件夹(安装创建快捷方式时默认是MaasClient),点击下面的图标控制启动和停止:
按设备类型分类,设备资产分为五大类型:X86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负载均衡)、环境设备(UPS、精密空调、温湿度仪和烟雾仪)和终端设备(打印机、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和投影仪)。 平台对各种设备类型的管理操作大同小异,下面以X86服务器进行操作说明。
在“设备资产”页面,单击左边树形目录中的“X86服务器”选项,即可打开X86服务器列表页面。单击“新增设备”按钮,在弹出的编辑页面中添加设备的相关信息。
添加基本信息:
添加设备位置信息:
添加采购与维保信息:
添加管理信息:
添加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以不用手工录入,给设备创建监测后会由平台自动录入配置信息。
保存成功后设备列表上第一条就是刚才新增的设备。
设备移动:在“设备资产”页面的左边树形目录中单击绿色加号按钮可以添加目录,添加目录后,单击“设备移动”按钮,可以将其他目录中的设备移动到该目录中。
导入:通过该功能可以快速地将设备信息导入到平台中。单击“导入”按钮,打开“资产导入-选择导入的xlsx文件”页面,先下载模板,然后根据要求录入数据,再进行导入操作即可。 注意:如果录入的数据中IP地址或序列号与平台中的设备一样时,该数据会覆盖平台中的设备信息。
导出:通过该功能可以将平台中的设备信息导出到Excel文件中。
在“设备资产”页面的右边X86服务器列表的操作项中可以执行的操作包括:编辑、创建监测和下线。
编辑:此操作与新增设备时填写设备信息的操作基本一致,只是编辑是对现有设备信息进行更改。
创建监测:此操作会让设备受到平台的监测,需要填写监测相关的信息,等同于在“我的监测-设备监测-创建监测”的功能。添加监测成功后,设备的相关状态会通过告警反馈给用户, 用户可以根据相关告警进行一系列的后续操作。注意,此操作会受到用户有效监测节点数目的约束,若用户的有效监测节点数目不够,将不能对设备创建监测。
下线:此操作是对设备进行下线。下线后的设备将不能够再进行监测操作。用户可以对它进行查看详情和下线处理的操作。注意:此操作不能够被撤销。
按受控状态分类,设备资产分为三大类型:已受控、未受控和已下线。
已受控:即目前平台正在监测的设备。
未受控:即目前平台没有监测的设备。
已下线:即目前平台中已经执行“下线”操作的设备。在“已下线”设备列表的操作项中,可以查看该设备的详细信息,或者对该设备进行下线处理,所谓下线处理就是用来对下线操作进行说明的,需要填写处理描述。
用户可在“我的资产-机房机柜”页面中,对机房机柜进行管理。用户可以进行“新增机房”、“添加机柜”、“编辑”和“删除”等操作。
新增机房:本操作是用来新增机房的,需要填写机房的基本信息和责任人。
编辑机房:此操作与“新增机房”时填写的信息基本一致。
删除:新增机房成功后才能进行的操作。此操作可以删除对应的机房且不可撤销,但如果该机房中还有设备的话,操作不能进行。
添加机柜:此操作可以为机房添加机柜,需要填写机柜的基本信息、位置信息和选择责任人。添加成功后,会在对应机房出现该机柜。
编辑机柜:当用户点击机房中的机柜图片,即可进入编辑机架的页面,从该页面可以查看到机柜的详情信息,如下图:
业务资产是指对设备进行业务上的划分。用户可以在“我的资产-业务资产”页面进行“新增业务”、“编辑”和“删除”操作。
新增业务:这个操作将会添加一个新的业务。需要填写相关的业务信息,保存成功后即可添加成功。
编辑:此操作与新增时填写相关信息基本一致。
删除:此操作将会删除对应的业务且不可撤销。
此处的责任人是指被指派负责某些资产的用户,若没有用户被指派设备,则责任人管理页面将没有可显示的数据。用户可以在“我的资产-责任人管理”的页面中进行管理资产,删除某责任人的资产等操作。
新增责任人:此操作可以增加责任人,管理资产。
管理资产:此操作可以对责任人负责的资产进行修改。在此处的资产树节点中,将不会显示责任人数目等于两个的设备,若要更改此类设备的负责人,需要到对应责任人处删除以释放该设备。
删除:点击资源对应的删除按钮可以对该资源进行删除。当某个责任人负责的资产被全部删除后,该用户将不会在“责任人管理”页面中显示。
在“我的服务商”页面,我的服务商分为平台服务商和非平台服务商。
在“平台服务商”页面,可以查看服务商的详细信息和监测的设备,也只有平台服务商能够提供监测和维保服务。
在“非平台服务商”页面,可以对非平台服务商进行新增、编辑、删除和查看相关设备等操作。
新增服务商:此操作可以新增非平台服务商。
编辑:编辑服务商与新增时基本一致。注意:不能添加同公司名称且同所在地区的服务商。
删除:此操作将删除对应的服务商。注意:此操作不能够被撤销。
查看相关设备:
监测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监测”、“机房监测”、“采集器管理”和“我的监测节点”。
用户可以在“我的监测-设备监测”中开始对设备进行监测,相关操作有:“批量创建监测”、“解除监测”、“开启监测”、“暂停监测”、“固件升级”、“监测日志”和“修改监测”等。
批量创建监测:此操作可以为多个未受控的设备创建监测,具体步骤如下图:。
解除监测:此操作是设备被成功监测后才能进行的操作。进行此操作后,数据采集器将不再对其进行采集,设备恢复到新增后的状态。用户可以重新对其进行监测操作或者下线操作。
开启监测/启动监测:当设备监测被暂停后,进行此操作才有效,设备会因此重新被监测。
暂停监测:当用户认为某台设备需要停止监测时,可以点击“暂停监测”,暂停后设备将不会被监测。
固件升级:如果平台提供了高版本的固件,则此操作可以给设备升级固件。注意:升级固件有风险,请谨慎操作。
监测日志:包括系统故障日志和设备监测日志。平台可能只会保存最近3个月的日志记录,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导出日志记录。
修改监测:修改监测和创建监测时基本一致。
用户可以在“我的资产-机房监测”页面中,对机房机架进行监测,在该页面可以查看机房监测的详细情况。
机柜监测:点击指定机房的某个机架,可以进入到对应的“机柜监测”页面。这里的信息包括:机架信息和告警信息。
用户可以在"我的监测-采集器管理"页面进行采集器的ip设置、增加采集器以及提交采集器工单等操作。
下载采集器:初次进入系统,系统会提示未安装采集器,需要到“采集器管理”页面单击“下载采集器”按钮下载采集器安装。关于采集器的安装,请参考此处安装采集器
新增采集器:我们在每个采集器的信息中,都显示了该采集器的推荐最大监测数,如果当前采集器监测的设备超出此数量,您可以新增一台采集器,并按照如上顺序对采集进行配置。
在“采集器管理”页面,单击“新增采集器”按钮:
进入新增采集器页面,填入信息并提交后即可新增一台采集器。
设置采集器IP:如果采集器安装成功,会默认启动,刷新页面后该采集器的状态正常。若要修改ip请参照下图:
注意:此处只是示范IP地址,真实的IP地址可以用cmd的ipconfig命令查看。
单击“修改”按钮,填写ip并提交,如果ip设置正确,1~2分钟后刷新页面,采集器的状态将变为如下图所示的“正常”状态,即可以开始正常监测了。
新增设备:单击“新增设备”超链接,打开“新增设备”页面,可以为采集器添加监测设备,如下图:
转移设备:单击“转移设备”超链接,打开“转移设备”页面,可以将一台采集器监测的设备转移到另一台采集器。
删除采集器:当一个采集器上无监测设备时,可以单击右上角的“X”按钮删除该采集器。注意:系统要求用户至少保留一台采集器
采集器工单:当采集器产生异常时,您可以点击“我要创建工单”超链接,在弹出页面中填写异常信息,上传附件,发送后我们运营人员将会根据您提交的信息解决问题。
提交工单后,您可以在工单列表中处理未完成的工单。
在处理页面中,您可以查看相关信息,下载相关附件或者回复信息。
监测节点是用户为设备创建监测的依据,只有足够有效的监测节点数目才能够对设备进行监测。用户可以通过“我的监测-监测节点信息”页面查看监测节点的相关信息。
用户可在“概览”页面、“我的告警-当前告警”和“我的告警-历史告警”中查看到设备产生的告警。其中,“当前告警”显示的是设备实时的告警,“历史告警”显示的是被关闭后的告警。相关处理操作包括:确认告警、报修、确认并报修和关闭告警。
关闭告警:当用户觉得该告警是可接受的或者已经解决,可以通过“关闭”操作来将告警关闭,支持批量操作。这些被关闭的告警可以在“历史告警”中查询到。
告警详情:在“当前告警”中,单击列表对应“部件信息”项中的“告警信息:”超链接可以进入到“告警详情”页面,如下图:
确认告警:当用户认为某个告警已经有人跟进了,可以对告警进行确认,需要填写处理描述。
报修:当某个告警是由默认维保单位相关的设备产生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报修。这个按钮仅在告警被确认后出现。
确认并报修:上述两个操作的同时进行。这个按钮仅在告警未被确认时出现。
关闭告警:此操作与“当前告警”页面上的是一致的。
导出告警:导出指定告警信息。
用户可以在“我的监测-历史告警”中查看被关闭的告警和导出指定告警。
当用户报修时,在“我的维保-当前报修”页面上会生成一条故障记录。用户可以对这些故障记录进行维修跟进、确认解决、联系维保等操作。
维修跟进:通过此操作,可以看到用户报修的反馈情况。
确认解决:此操作将确认故障被解决。
确认解决后,可以对本次故障处理进行评价和关闭。
服务评价:
关闭并归档:此操作将故障记录添加到历史维保中。
用户可以在“历史报修”中查看被关闭并归档的报修记录和详细信息。
联系维保: 当用户有某些事情不能简单地通过报修来解决的时候,可以通过本操作来联系维保单位来进行交流。
用户可以在“我的维保-保修管理”中查看已过保和未过保的设备情况。
其中,未受控的设备,根据用户填写的设备采购日期、保修期限去计算设备的报修到期日期, 而受控设备,企业云平台会根据采集器传送的设备序列号,到各设备的官网上获取最新的保修日期,并记录到操作日志中。 使用设备监测获得的报修日期最准确,从而杜绝人为操作失误。
对于已经过保的设备,可以进行续保操作,单击操作项里的“续保”按钮,进入设备续保页面,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信息即可,如下图:
用户可以在“管理中心-账号设置”页面中对用户和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 相关的操作包括:账号管理、账号设置、企业信息设置、修改密码、修改密保、消息邮箱验证和查看操作轨迹。
账号管理:此操作可以对本企业所有账户进行管理,可以新建账号、更换管理员、注销账号、分配资产还有跟换用户头像。
新建:新建一个非管理员账号。此操作只有管理员才有权限进行。
更换管理员:此操作可以将当前管理员账号转为非管理员账号,而目标非管理员账号将转为管理员账号,更换后需要重新登录。此操作只有管理员才有权限进行。
修改用户资料:修改用户信息,与新增时基本一致。
修改企业资料:设置企业信息。
修改密码:此操作将改变用户当前使用的密码,修改成功后将需要重新登录。
密保与消息工具:点击页面上的密保手机,可以分别修改密保手机。
用户可以在“管理中心-消息中心”中查看系统消息、系统通知、服务商消息以及设置它们的接收方式。
消息中心包含模块:维保消息、续保消息、系统通知、服务商消息、消息设置
服务商消息: 平台服务商给您发送的消息。可以在“我的资产--我的服务商”查看关联了哪些平台服务商。
设置:
可以设置各种消息接收方式。
关注“顶云运维”公众号,二维码如下:
绑定账号:在用户绑定页面输入企业用户账号和密码,出现下图界面即绑定成功
用户可以在“管理中心-操作日志”查看操作日志,管理员可以查看所有用户的操作日志,一般用户只能查看自己的操作日志。
离线任务是指设备在用户指定的某个时间点或者时间段不会受到常规监测的计划任务。通过设置离线任务,设备会在指定的时间段不被监测或者忽略告警。用户可以在“我的监测-监测管理-离线任务管理”中,添加和管理离线任务。
创建离线任务分为三步:设定离线任务的基本信息、设置离线触发器和添加离线任务设备
告警升级功能可以将满足升级条件的低级告警升为高级告警,并根据设置通知对象与通知方式发送通知消息,如下图:
监测报告分为“监测日报”和“监测月报”,监测日报记录了企业当日的设备监测情况、通知设置情况和监测节点情况。监测月报统计了企业当月的设备监测情况。
知识库包括“最新动态”、“个人动态”、“按主题查看”和“我要提问”。
在“知识库-最新动态”页面可以查看到平台上最近更新的知识库内容。当然,用户还可以通过搜索的方式快速地获取想要知道的内容。在该页面可以执行的操作包括: 我要提问、我想回答、写知识、收藏、我要回答、我的提问、我的文章、我的回答和我的收藏等。
我要提问:此操作可以在平台上提出问题,详细请参考下方。
我想回答:此操作可以显示平台上其他用户提出的且您没有回答过的问题,这样您就可以选择问题进行回答。
写知识:此操作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与平台相关的内容,其他用户可以查看,如下图:
收藏:此操作可以将知识库的内容收藏到“我的收藏”页面里,方便以后查看。单击“ 收藏”即可收藏, 此时显示为“ 取消收藏”,单击“ 取消收藏”即可取消收藏。
我要回答:此操作可以回答对应问题,单击“ 我要回答”超链接,进入回复页面回答问题,如下图:
我的提问:此操作可以在“个人动态”页面显示用户提出的问题。
我的文章:此操作可以在“个人动态”页面显示用户发布的知识点。
我的回答:此操作可以在“个人动态”页面显示用户回答过的问题及回答的内容。
我的收藏:此操作可以在“个人动态”页面显示用户收藏的内容。
“个人动态”页面的功能、操作和“最新动态”页面的基本一致,只不过“个人动态”页面显示的是用户自己在平台上发布的知识库内容。
可以按照主题进行查看知识库的内容,主题包括:Mass、打印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其他。
此操作可以在平台上提出问题。在提问题之前会先搜索出平台上相关的问题,如果搜索出的问题和您的问题符合,那么您可以选择查看或继续提出问题。您提出的问题,平台其他用户看到后能够回答您的问题。
搜索:用户可以在有搜索功能的页面上使用搜索功能。
在输入栏中填写设备名称或ip可以进行搜索。
选择更多查询条件:点击“更多查询条件”可以选择更多的查询条件下拉框。
导出:用户可以在有导出功能的页面使用导出功能。当页面可以勾选记录时,导出结果会与勾选记录数目一致;当页面不能勾选时,导出结果会与用户搜索结果记录数一致;若没有所有也没有勾选,则导出所有记录。
1 DELL 服务器
1.1 通过液晶面版设置IP地址:
1.2 使用WEB页面更改IP、用户名、密码
更改ip
输入静态IP
1.3 添加用户
1.4 BIOS设置IP、用户名、密码
2 HP服务器
注:HP服务器的管理口是DHCP获取IP,所以需要建一个DHCP服务器。 建议用笔记本上安装一个OpenDHCPServer
2.1 通DHCP拿到的IP地址进入管理口界面
2.2 BIOS设置IP、用户名、密码
3 IBM服务器
IBM服务器默认管理口IP地址:192.168.70.125 用户名:ADMIN 密码:PASSW0RD 注:密码中的0是数字0
3.1 登陆WEB页面
3.2 开启IPMI服务
3.3 开启SNMP服务
3.4 BIOS设置IP、用户名、密码
4 华为服务器 华为服务器管理口默认IP:192.168.2.100 用户名:root 密码:Huawei12#$
4.1 登陆WEB页面,更改IP地址,配置-网络配置
4.2 开启SNMP服务 选择配置-系统配置-SNMP,点击V2C版本,填写SNMP团体名,点击保存。
5 浪潮服务器
浪潮服务器带外IP是DHCP的,用户名:admin 密码:admin
5.1 WEB页面更改IP、用户名、密码
5.2 BIOS更改IP、用户名、密码
附:测试命令